发现+|湖州基地:“四个一”破题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数:15

当“新质生产力”从概念走向现实,科技成果如何跨越实验室与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湖州科创基地(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正围绕“四个一”产业服务架构,以“启真·雨露计划”为抓手,为这道难题提供体系化解法,逐步跑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


在不久前举办的“发现·聚变——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项目推介专场上,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集中发布了一批硬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成为大会现场最具成长潜力的成果转化代表样本之一。


1747100902646848.jpg


01

“四个一”构建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

一头连接科研,一头连接产业。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作为浙江大学与湖州市校友经济的优秀代表,是湖州市推动“一院一公司一园区一基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州市支持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创业政策的主要实施地。2022年,“四个一”模式(即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湖州研究院知识产权持股平台公司、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浙江大学湖州科创产业投资基金)在湖州全市先行先试,采用“创新创业+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内部孵化+外部引育”并行发展的产业服务模式,全链条赋能项目产业化,塑造产业新动能与新经济,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


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通过“四个一”发展模式,架起科研端与产业端之间的桥梁,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这套协同机制中,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不仅是创新成果的承接平台,更扮演着连接、放大与反馈的“枢纽角色”——推动高校成果走向有机流动,为湖州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贡献力量,让“科技活水”真正流入产业沃土。


02

从“1到100”,启真·雨露计划助力企业成长

作为承接平台与企业间服务落地的具体载体,“启真·雨露计划”贯穿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企业培育全过程。自2023年7月推出以来,该计划依托浙大科技园全国创新网络体系,打造供应链生态,旨在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全球化市场渠道,在渠道拓展、市场协助、订单管理、商务支持、资本导入、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助力,为企业实现“1-100”的业务拓展。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发布27期,覆盖半导体、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方向,通过线上撮合、线下走访,累计组织超百次企业与技术、资本、市场等资源对接,其中上欧科技与融速科技已获浙大科创基金融资,比羿激光等多家企业通过对接科创产业投资基金初步达成投融资意向,推动“研发型项目”向“市场型企业”加速转化。


在“发现·聚变——2025企业梯度培育大会”项目推介环节中,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集中展示了三家企业的优质项目,这三家企业均通过启真·雨露计划获得资源对接。


1747100948438393.png


作为浙江大学与湖州市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自建设以来已逐步形成以“四个一”模式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机制。目前,基地已引育企业78家,总产值超8亿元,其中包括市级人才项目6家,市级“双招双引”认定8家,区级人才项目10家、浙大湖州研究院培育项目7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配套工业厂房29.8万平方米,联动设立2亿元浙大科创基金,助力一批初创企业实现从项目孵化到产业化落地的跨越。2024年11月,浙大科技园基地被湖州市全面建设“青创新城”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南太湖新区启真雨露青创空间”称号。


浙大科技园将继续以湖州基地为机制创新试验区,深化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推动“校地协同、平台运营、成果转化”体系走深走实,不断丰富“地方研究院+科技园区”协同发展的内涵,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的实践路径。